11月11日上午,我院召开学习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暨党总支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籍庆利领学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要点。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主持工作)赵素锦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十年的建设成果。马院领导班子、科级干部及教研室主任参加学习。会议由籍庆利主持。
籍庆利强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高度,深刻指出文艺工作肩负的时代责任,深情寄语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为繁荣发展文艺事业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
籍庆利指出,文艺工作不是普通工作,而是铸造灵魂、培育精神的思想工程。唯有志存高远的定力,学养深厚的底蕴,执着攀登的毅力,为民立言的正气,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脚踩坚实大地,放飞理想翅膀,才能把人民的伟大实践和时代的深刻变迁融于创作之中,拿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优秀作品。文艺工作者应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鲜活形象、生动手法、感人故事弘扬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赵素锦从学院创立、党建工作、思政课建设创新改革、学院建设四个方面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十年的建设成果。她表示,十年来,学院坚持党建引领马院建设和思政课创新改革,深入贯彻党建与事业发展共融共建理念,以高品质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以高层次内涵发展激活党建创新力量,坚持“以德育人,以文化人,以美培元,以艺铸魂”,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推动将学习新思想、践行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教育。十年来,学院大力构建集学科、科研、教学三位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发挥科研与学科对教学的支撑作用。全院教师通过工作和实践,在党建、教学、竞赛、科研中取得丰硕成果。
副院长许佳佳围绕“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分享了对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应当承担的使命责任的认识。她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艺承载着不同时期各有的时代精神、观念心态和审美情趣,但都是在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伟大实践。人民性贯穿中国共产党文艺铸魂思想演进过程的始终,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文艺为民”的深厚情怀,又阐明了“文艺民为”的现实基础。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文艺工作应继续遵循创作规律,推进新的文艺形态和美学样式的发展,让多样的文艺表达得以呈现。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陈清以《积极探索思政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路径》为题,指出作为思政课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文艺素养,才能更好地鉴别和选择适合教学的文艺作品,更深入地挖掘作品中的教育意义,更生动地将其呈现给学生。同时,通过思政课教师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高尚情操和良好人文素养的新时代青年。
研究生思政课教研室主任吴宁宁表示,对思政课教师来说,在艺术院校的思政课堂上,要让学生们明白,他们所从事的艺术创作不是孤芳自赏,而是要扎根于人民。无论是绘画、音乐、舞蹈还是戏剧等艺术形式,其创作源泉都来自于人民的生活。同时,文艺座谈会讲话为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指导思想和实践路径。
教务科研办公室副主任周苏洋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具有跨时代的高度和里程碑的意义。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要不断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高度认清自己肩负的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努力以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职业操守、优秀的社会形象努力创作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来赢得人民群众的喜爱和尊重。
(供稿:马云飞)